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年,我区共有53.7万贫困人口脱贫,个贫困村退出。全疆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11.57%下降至6.51%。喜人的脱贫成效,离不开各地各部门在激发内生动力过程中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调动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政策引导群众想脱贫
“现在,大家都想着怎样找点活干或者是发展生产,思想上的变化很大。”2月23日,于田县科克亚乡色日克奥依村村民帕提古丽·库尔班说。
色日克奥依村是深度贫困村。自治区国资委驻于田县科克亚乡色日克奥依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文辉认为,扶贫不扶懒、治穷先治愚。只有先解决思想问题,才能为真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孙文辉带领工作队坚持扶贫、扶志与扶智同向发力,转变村民“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年,色日克奥依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持续开展大走访活动,入户走访贫困群众余人次,耐心细致地给群众面对面做思想工作,宣讲精准扶贫政策、脱贫致富经验做法,帮群众想路子、谋发展。并积极开展以“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主题的活动20余场次,积极引导贫困户自我发展。
通过宣传教育讲政策,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年,色日克奥依村就业人数比年翻了一番,人均月增收超过元。村民布萨日汗·买吐送原先不愿意干活,当她在家门口务工后第一个月拿到了元工资时,不停地感谢工作队。
记者从和田地委宣传部了解到,年,和田地区强化“志智双扶”体系。采取创作扶贫励志节目、选树脱贫典型、开展扶贫宣传教育月活动等方式,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三会一课”、村民大会、农牧民夜校等,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和主动性。
■铺路子引导群众能脱贫
随着柯坪县精准扶贫行动的深入推进,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层出不穷。年,柯坪县杏乡馕营养食品制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的馕,在全县的销售点增加到了32个,每天销售上万个不同品种的馕。
与柯坪馕同样有名气的是合作社负责人艾力·依米拉,他原本像柯坪县玉尔其乡托马艾日克村大多数农民一样,守着贫瘠缺水的土地度日。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有打馕手艺的艾力带领村里的4位打馕师傅成立了打馕合作社。
“我们按照一个馕坑至少带动两个人就业的原则,将贫困户或困难家庭中45岁以上且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村民,统一吸纳到打馕合作社。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岗位。”艾力说。
艾力说,如今,柯坪县农民不愁没事干、没钱赚。他们有的在家门口开办的企业或工厂上班,有的在自家庭院里搞种植养殖。党和政府为大家脱贫致富出台了好政策,铺好了致富路,大家只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创造幸福生活。
■教方法引导群众会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特克斯县喀拉托海镇也什克勒克村,曾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名的贫困村。这里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过去,村民的收入来源只能依靠放牧。如今,村民们增收的办法有很多——有开农家乐的,有到内地务工的,有在家门口做刺绣的,还有加入到养殖合作社的。
“我们村的农家乐,也叫渔家乐。因为村子就在恰甫其海水库前,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要不是伊犁州民政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我们教方法,我们还想不到开农家乐,更不会用多种方法烹调鱼。”也什克勒克村村委会副主任沙哈拉·托合塔尔汗说。
脱贫攻坚,既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还要将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才能彻底拔除穷根、防止返贫。
在帕米尔高原上的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受高寒气候的影响,长期依靠单一传统的畜牧业为生的农牧民难以脱贫。布伦口乡党委和政府结合每村每户的特点精准施策,请来专家和技术人员,组织贫困户学习劳动技能,教他们增收脱贫的方法。
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介绍,现在,布伦口乡的5个行政村正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盖孜村村民通过种植晚熟杏和大棚蔬菜增收,布伦口村不少村民通过制作柯尔克孜族美食、经营牧家乐增收,苏巴什村一些村民通过开商铺销售特色农产品增收等。
记者了解到,年全疆各地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学习掌握一门就业技能。
END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张治立
编辑:姜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