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新疆北疆城市带中心城市伊宁市应打造伊

城市经济圈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大多数学者对经济圈普遍认同的一个概念是: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中心城市,是在特定区域内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市以其在区域中的核心地位,以较强的集聚、扩散和辐射功能,区域中其他城市及乡村发挥主导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重要的经济利益”,而大城市群和城市圈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充分重视并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提出,要在加快推进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的基础上,统筹南北疆协调发展、兵地一体发展,着力打造“一圈一带一群”的城市发展格局。其中的“一带”就是指的构建“北疆城市带”。即以伊宁市为中心,推进包括阿勒泰在内的奎屯、霍尔果斯、塔城、博乐、双河、北屯等北疆城市加快建设。若想要实现“一圈一带一群”的宏伟的发展目标,建成“北疆城市带”,就必须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构筑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打造伊犁河谷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高地。

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必须加快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伊犁河谷各县域分散化发展倾向,在有效的市场基础上对各地区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走集聚化、规模化、综合性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并加快营造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伊犁河谷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圈,即伊宁城市经济圈。构筑伊宁城市经济圈,建设“北疆城市带”,打造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首先要求是构成伊犁河谷区域内的合作,是要以目前伊犁河谷区域内发展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城市(伊宁市)及周边县乡为核心,以区域内其他县域的合作共同打造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区域性高地,使伊犁河谷区域成为具有推动新疆北疆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功能,并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具有不断对外拓展的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其次,构筑伊宁城市经济圈,要以建设和实现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及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新疆区域内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协作高效、功能导向互补为要求,充分体现伊犁河谷区域在新疆区域更广范围内的区域性协作功能,使其具有更大范围内的更具开放性的经济协作联动、产业组合重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经济协作整合能力。因此,构筑伊宁城市经济圈,打造优势明显的伊犁河谷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高地,要服务于和服从于国家战略及新疆战略,要以新疆区域经济协作联动及新疆大建设大发展范畴谋划伊犁河谷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方向。因而,科学规划伊宁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是实现上述重要目标、任务、功能及作用的首要任务。

一、伊犁河谷区域发展现状

(一)伊犁河谷区域空间地域范畴

伊犁河谷东西长公里、南北最宽处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州8县2市以及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和21个团场等单位,8县2市分别是伊宁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布查尔县)、尼勒克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和新源县。

(二)伊犁河谷区域发展现状

根据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伊犁州直管县市总人口.84万人,扣除不在伊犁河谷的奎屯市15.4万人后还有人口.44万人,加上位于伊犁河谷的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后,伊犁河谷区域人口约万人。伊犁河谷区域土地面积为.64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2平方公里的3.32%。

综上所述,由占全疆3.32%国土面积的伊犁河谷区域养育全疆11.37%的人口,河谷区域经济总量仅占全疆经济总量的6.41%,经济总量排名居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56.03%,人均经济总量排名居倒数第四位,经济发展实力有待迅猛提高。伊犁河谷区域农业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发展不足,因而凸显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繁荣,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假”高度化状态。伊犁河谷区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对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居首位,在全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居中,投资总量均相对较小,固定资产投资倾向于工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投入较小。

二、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城市经济圈范围的判定

科学确定伊宁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是成功实施伊犁河谷区域重点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其确定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利用都市经济区理论和可达性模式来确定中心城市对周围县市的影响范围,并通过交通线进行修正;其次,借鉴城市引力模型,分析伊宁市与伊犁河谷区域其他8个县域、霍尔果斯市和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及团场城镇的经济联系,确定其空间经济影响能力与范围;第三,依据中心地理论,对伊犁河谷区域8县3市城镇中心职能等级进行划分。

(一)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市可达性模式下空间辐射范围的确定

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实力对周围区域发挥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具有较大吸引力和带动作用,利用可达性模式确定在正常基础设施(交通)状况下的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一般情况下,按照常规都市经济区1~2小时车程距离的空间辐射和吸引范围,有铁路和高速公路分布的空间辐射范围为公里,一级公路(国道)的空间辐射范围为80公里,二级公路(省道)的空间辐射范围为60公里,二级以下公路的空间辐射范围为50公里,无公路和铁路的空间辐射范围为20公里。空间辐射范围值的大小和等级是根据目前交通线的最短时间和最短路径确定的,同时考虑了交通线的等级和分布状况。伊犁河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发展,精伊霍铁路的顺利通车,使霍尔果斯口岸和伊宁市这两个伊犁河谷区域标志性地域与北疆铁路交汇于精河县,使伊犁河谷区域有了通向第二亚欧大陆桥窗口,使伊宁—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察布查尔经济区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组成部分;同时,精伊霍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即将实现接轨,将使霍尔果斯口岸成为集公路、铁路、管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将进一步增强伊犁河谷区域作为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平台的战略重要性。国道东西方向横贯伊犁河谷区域,连结霍尔果斯市、可克达拉市、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和新源县,可直接抵达南疆区域性中心城市库尔勒市,成为连结伊犁河谷区域与天山南坡产业带的重要通道;同时,国道在霍城县境内清水河镇与国道交汇,在新源县境内与国道交汇,使伊犁河谷区域在西北部形成与中亚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的贯通与合作,在东部形成与库尔勒至阿克苏的天山南坡产业带的链接与交流。

同时,伊犁河谷区域正在全速打造以伊宁市为中心的、以国省道为主干线的“四横八纵三通道”的公路主骨架网,将快速改变伊犁河谷区域的交通状况,并以伊宁市为中心向南经察布查尔县,实现从特克斯县进入阿克苏地区的工业重地拜城县以及从昭苏县进入阿克苏地区“阿温经济圈”的农业大县温宿县。并且,伊犁河谷区域西部都拉塔口岸和木尔扎特口岸的通道建设,将使伊犁河谷区域沿边地区形成上、中、下三个向西开放的通道,更进一步增强了伊犁河谷区域的向西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目前新疆已规划了乌鲁木齐至伊宁的高铁,计划开工建设伊宁至阿克苏铁路,这将进一步增强伊犁河谷的发展空间。

依据常规都市经济区1~2小时车程距离的空间辐射和吸引范围的指标参数以及上述伊犁河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确定中心城市——伊宁市的空间辐射和吸引范围,伊宁市空间辐射范围内影响的县域分别为:霍尔果斯市、可克达拉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和尼勒克县。

(二)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市与10个县市城镇的经济联系分析

伊宁市与伊犁河谷区域10县经济联系强度与各县非农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及伊宁市与其公路里程数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伊宁市与伊宁县经济联系最强,其次为察布查尔县,可克达拉市第三,霍城县位居第四位,霍尔果斯市第五,其他依次为巩留县、昭苏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和特克斯县。同时可以看出,伊宁市和伊宁县的隶属度高达49.28%,占伊犁河谷区域的近一半,而伊宁市与察布查尔县和霍城县的隶属度分别为33.95%和12.40%,梯度差异很明显,而伊宁市与这三个县的隶属度之和高达95.63%,这说明,伊宁市与巩留县等其它5县的经济联系十分松散,而与伊宁县、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察布查尔县及霍城县联系相对集中,地域空间分布上受距离衰减作用十分明显,圈层结构分异显著,即伊宁市与伊犁河谷区域10县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

(三)伊犁河谷区域8县3市城镇中心职能强度分析

城镇的中心职能是指一个城镇为其他地区服务的相对重要性,表现为替其他地区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能力。中心地理论认为,中心地等级与中心职能强度是相互对应的。伊宁市城镇职能的中心地位毋庸置疑,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和单位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分别高达12.和2.,远高于伊犁河谷区域其他10县市,中心地位十分突出。而居区域城镇职能次位的可克达拉市,毕竟这是新疆兵团第四师师部所在地,且“师市合一”的正厅级级别。第三位的是霍尔果斯市,口岸经济实力较强。第四位是霍城县,霍城县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和单位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分别为5.和1.,霍城县非农业人口数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经济实力强劲,但科技职能指数相对较小,低于伊犁河谷区域平均水平。新源县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和单位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分5.和1.,位居第五位,相对而言,新源县非农业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低于伊犁河谷区域平均水平,经济职能指数、科技职能指数、投资职能指数及产业职能指数均大于伊犁河谷区域平均水平,均位列第五位,发展十分稳定,可作为伊犁河谷区域东部地区的发展重心。伊宁县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和单位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分别为5.和1.,位居第四位,伊宁县非农业人口数量相对而言低于伊犁河谷区域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但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较高,居伊犁河谷区域第二位,也是教育大县。而尼勒克县、察布查尔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和巩留县等5个县域,其单位中心职能强度均小于1,处于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阶段,对于其周围城镇的影响能力还较弱。

因此,按照城镇中心职能指数可以对伊犁河谷区域8县3市城镇等级作如下划分:第一等级:伊宁市;第二等级: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第三等级:霍城县、新源县和伊宁县;第四等级为尼勒克县、察布查尔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和巩留县。

三、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布局

以伊宁市可达性模式下的空间辐射范围为依托,以伊犁河谷区域内在经济联系规律分析为基础,以伊犁河谷区域8县1市城镇等级划分为根据,参照伊宁市空间影响范围的层级性,综合中心城市实力、区域发展背景、流量要素强度、日常通达性等度量指标,确定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发展模式为点轴发展模式,伊宁经济圈发展布局划分为:伊宁经济圈核心圈层区、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伊宁经济圈发展极和伊宁经济圈发展轴,即“一个核心、两个极点、T型发展轴、两个发展圈层”式的空间战略布局。

(一)伊宁经济圈核心(一个核心)

伊宁经济圈核心区空间布局包括:以伊宁市政府中心为原点的区域。伊宁经济圈核心圈层划分的依据:伊宁市作为伊犁河谷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建设目标是“北疆城市带中心城市”“建设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和“打造百万人口城市”,而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决定着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伊宁市城区建设空间规模需要迅速扩张以满足空间地域规模要求,因而,伊宁市必须扩展城区规模,大力发展城郊基础设施服务建设,提升伊宁市城区承载力。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距离伊宁市8.7公里,国道G清伊高速公路横贯胡地亚于孜乡,交通地缘优势显著,应充分发挥伊宁市辐射功能及胡地亚于孜乡交通区位优势,使胡地亚于孜乡迅速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共享伊宁经济圈核心圈层资源。

(二)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

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空间布局包括: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划分的依据:可克达拉市、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与伊宁市的经济联系相对而言较为密切,在伊犁河谷区域与伊宁市的隶属度较高,虽然霍尔果斯市、霍城县距离伊宁市的距离相对于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较远,与伊宁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低于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两县,但霍尔果斯市、精伊霍铁路的贯通及国道和贯穿全境,使霍城县成为伊犁河谷区域既能贯通河谷区域继而向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延伸,又能连接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直至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是伊犁河谷区域及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因而,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构成伊犁河谷区域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

(三)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

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空间布局包括:尼勒克县、巩留县、特克斯县和昭苏县。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划分的依据: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相对于第一圈层区而言,与伊宁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小,目前城镇职能发挥作用不显著,封闭式自我发展特点显著,与伊宁市的空间经济发展网络还未建立,接受伊宁经济圈核心圈层的辐射影响还较小,同时自我发展基础还有待加强。因此,成为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

(四)伊宁经济圈发展极(三个极点)

伊宁经济圈发展极的空间布局包括: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和新源县。伊宁经济圈发展极的划分的依据:可克达拉市是新疆兵团城市,第四师的经济、文化中心,综合实力在伊犁河谷仅次于伊宁市,将建成伊犁河谷第二大城市。霍尔果斯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发挥面向新疆乃至全国的对内对外交流的枢纽功能毋庸置疑,霍尔果斯经济特区的建立使其充分具备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核心区战略发展的新形势下,霍尔果斯市作为伊犁河谷区域的经济增长作用将会日益强劲。新源县是伊犁河谷区域通向南疆巴州及阿克苏地区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新源县具有较高的城镇中心职能强度指数,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撤县设市,经济发展实力比较稳定,并且由于旅游、高载能、畜牧等产业的强势发展而在伊犁河谷区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且由于对周边城镇具有的现实影响力,必将使新源县成为伊犁河谷区域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五)伊宁经济圈T型发展轴

伊宁经济圈T型发展轴空间布局包括:以伊犁河谷境内国道和国道为轴的T型空间区域,创建霍尔果斯—霍城—伊宁市—巩留-新源T型发展轴。由于伊犁河谷东西长公里,东西横贯伊犁河谷区域的国道近公里,空间区域范围广阔,且国道境内段承载伊犁河谷区域内外、新疆与内地乃至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的重要的通道功能。因此,以国道和国道为基础的伊宁经济圈T型发展轴可以分述为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和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同时,由于可克达拉、霍尔果斯和新源县这三个发展极点对经济圈发展带动的方式及能力尚有差异。因此,以经济圈核心区(伊宁市)及三个经济圈发展极(可克达拉、霍尔果斯、新源)为起始点,分别叙述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和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以便对贯穿伊犁河谷区域的国道和国道为基础的T型发展轴给予更为精确的发展定位。

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的空间布局包括:以霍尔果斯市、可克达拉市和伊宁市为经济增长节点、以精伊霍铁路伊宁至霍尔果斯段和国道伊宁至清水河镇及国道清水河镇至霍尔果斯的贯通交汇为经济发展轴的T型空间区域。

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划分的依据:霍尔果斯是伊犁河谷区域向西开放的窗口,伊宁市是伊犁河谷区域的中心城市,这三个经济发展点是伊犁河谷区域具有较好经济区位及经济发展实力的节点,应充分发挥节点间生产要素流动的需要,以“精伊霍铁路、国道、国道、清伊高速公路、赛果高速公路、果霍高速公路等”整体成T字形交通网络为发展轴,形成为区域增长服务的点轴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人口、产业在轴线两侧空间范围内的集聚,继而形成以交通沿线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延伸和发展推移。在霍城县工业园区和伊宁市经济开发区逐渐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及产业发展潜力的有效支撑下,伊宁经济圈T字形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形成了交通运输和产业布局的最佳空间组合,对有效发挥伊宁经济圈核心圈层的辐射功能、有效促进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的形成与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的空间布局包括:以伊宁市和新源县为经济增长节点,以交通要道国道为发展轴的空间区域。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划分的依据:新源县是伊犁河谷区域距伊宁市最远的城镇,经济联系强度小。但是,新源县城镇中心职能强度指数仅次于伊宁市、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和霍城县,具有较稳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特色产业突出,对周边城镇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力,而且是链接伊犁河谷区域与南疆重地巴州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显著,因而以新源县为伊犁河谷区域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的节点,充分发挥以交通沿线带动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发展要素的流动,从而向交通沿线腹地逐步扩展,实现伊犁河谷区域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的崛起。

(六)伊宁经济圈的空间组织发展时序

伊宁经济圈的空间组织发展时序:近期以伊宁经济圈核心圈层及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的建设为重点,增强伊宁城市综合承载和配套能力及霍尔果斯—霍城—可克达拉—伊宁发展轴的产业集聚功能,在逐步增强伊宁市城市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其影响范围,注重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的协同发展。中期以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和伊宁—巩留—新源发展轴为重点,打造伊宁市若干卫星城镇及伊犁河谷区域新的经济增长带。远期以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为建设重点,全面实现伊犁河谷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四、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功能定位

科学合理的确定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职能分工,明确伊犁河谷区域各城镇的发展方向及相互联系,是大力推进伊犁河谷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一)伊犁河谷区域及其中心城市

以伊宁市为核心的伊犁河谷区域的发展目标指向是成为新疆北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高地,是新疆旅游、商贸、能源产业高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以加快和完善市场建设为手段,加速人力、资本、物流、能源的聚集和流转,提升伊犁河谷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大规模吸引投资,奠定国家能源战略的西部支点地位,提高能源工业的发展基础,成为推进和提升新疆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产业布点区域。因此,在目前阶段,伊犁河谷区域应成为新疆旅游、商贸、能源产业高地,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旅游中心、具有国际开放度的商贸中心及具有国家战略影响力的能源通道及能源产业制造中心。对于未来发展,伊犁河谷区域应成为新疆生态经济示范中心,成为现代农牧业、能源产业及旅游商贸产业高效协同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高地。

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市的功能定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犁河谷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以旅游、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加工、轻工业制造、高新产业为主的开放性的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及中亚地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城市。

(二)伊宁经济圈核心区

伊宁经济圈核心区的功能定位: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区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心,营造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展高地,不断延展辐射半径和影响区域,以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扩张为发展基础和依托,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和配套能力,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区西部发展核心区域及总部经济中心。

(三)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

伊宁经济圈第一圈层区的功能定位:以打造交通顺畅、物流便捷、产业集聚、交流紧密的1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空间近邻效应及经济圈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形成以伊宁市、可克达拉市、霍尔果斯市、霍城县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霍城县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察布查尔县特色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及伊宁县煤电开发基地和高载能产业基地为产业布局的产业集群。

(四)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

伊宁经济圈第二圈层区的功能定位:以新疆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建设及区域特色林果业建设为基础,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提供水利支撑,形成水能资源开发产业带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带。

(五)伊宁经济圈发展极

伊宁经济圈发展极的功能定位:霍尔果斯发展极的功能定位是以口岸建设、物流基地建设、对外贸易为主导,打造面向中亚的物流、商贸、会展、旅游为主导的外向型第三产业高地,打造新疆乃至全国著名的现代、新型、综合性口岸城市。新源发展极的功能定位是以旅游、高载能、畜产品加工为主导,打造引领伊犁河谷区域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开创伊犁河谷区域向东发展的大通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