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在希望的田野上到乡村振兴战略4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334052.html

孟冬时节,山东东明小井村,暖阳高照,村东头牌坊上的“改革第一村”红色大字分外醒目,村道两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农村发展新蓝图”“创建美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的宣传画提振精神、催人奋进。

40年前,小井村和安徽的小岗村一样,“实在过不下去”的村民们为了吃饱饭,想方设法突破僵化体制的束缚,探索更能出粮的“种庄稼方式”,悄悄搞起了“包产到户”。

40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小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起多个日光温室大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智慧小井农产品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咸鸭蛋、叶黄蛋、虎杖等当地特产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说,现在吃不愁、穿不愁,住楼房、开小车,看病养老有保险,“活得越来越好啦”。小井村党支部书记李景卫说:“我们要发扬老一辈小井人敢闯敢干的精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再当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首歌曲——唱出农村改革后的欣欣向荣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迅速唱响大江南北,唱出了农村改革的朝气,道出了亿万农民的心声。

随着“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推行,短短几年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气为诗人所觉。”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陈晓光和同行们背着行囊,多次到安徽、四川、广东、湖南等改革前沿地区的农村体验生活。他们看见村村寨寨的变化:田野上生机勃勃的豆秧麦苗;新房上袅袅飘荡的炊烟;老汉的杯中有了酒,娃娃的嘴上有了油……

陈晓光说:“看到农民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后,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字,希望!这片田野有希望了!在中国的田野上,希望在萌发!”有感而发的陈晓光短短几天就写出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并交给作曲家施光南,后者满怀激情完成谱曲。

歌词“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描绘的是祖国各地的劳动场景。

“一年吃饱饭,二年卖余粮,三年盖新房。”是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最朴素的表达。

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老百姓说,这是给农村改革“上了户口”。年,全国农村基本实现“包产到户”。

土地“解冻”,人心思干,蕴藏在土地上、群众中的生产力极大激发。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亿吨,年达到4.亿吨,6年间平均递增4.9%,是年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从地里刨食,仅仅吃饱饭还算不上好日子。”有条件的农村开始搞副业、办企业。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号称“乡镇企业王国”的江苏省,乡镇企业凭借“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企业能死能活”的灵活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

改革开放,为乡镇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市场经济,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让千百年来在农田里耕种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到工厂上班,学习最新技术,农村的财力在积蓄,农村的面貌在迅速改变。

一系列举措——坚持不懈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然而,农村不少地方陷入“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的局面,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据统计,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沿海、东部发达地区农民的平均收入与西部相比大约是4∶1。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种粮不赚钱”甚至“种粮赔钱”的情况,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以推进。4至8年,中央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共同形成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种地纳粮交税对中国农民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延续年“皇粮国税”历史,成为我们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方位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种地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并且补贴越来越多;孩子上学不交学费了;看病住院有“新农合”保险;农村老人也有养老补助金了;路、网、水、电、快递都进村了;村里大妈也跳起了广场舞……城乡差距正在缩小。

一条大道——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年2月4日,正逢立春。新华社全文公布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描绘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宏伟蓝图。

“‘一号文件’的公布为亿万农民送来了政策的春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说。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分别明确至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蓝图已绘就,实干来落实。

眼下正是农村“猫冬”的时节,然而在“全国产粮大县”“中国花木之乡”的江苏沭阳县乡村看到的却是“无闲人、无闲地、无闲房”的繁荣景象: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种着各种花卉苗木,网上直播平台就设在大棚里,花农们现场做起了直播。今年以来,该县仅新河镇发出花卉苗木快递就超过万件,线上销售额超过19.2亿元。全镇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回乡创业,吸引外来创业人员近万人。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托斯坝村村民侯金国没出过国,可他一手种出的西红柿,已经在中亚国家“打卡”旅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依靠当地标准化、产业化农业发展路子,从侯金国新建的大棚产出的西红柿,不仅供应伊宁、乌鲁木齐蔬菜市场,还远销中亚国家。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大型农机在田野上作业,替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水清了,山绿了,乡村公交在“四好农村路”上开行;村民盖起“小别墅”、楼前停着小汽车;村道上整洁干净,垃圾集中处理;文化活动多种多样,老少爷们、姑娘大婶的笑声多了;乡村休闲旅游、农事体验,让城里人不仅记住乡愁,更能舒缓压力、愉悦身心;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人回乡创业;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引领作用越来越强……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下,亿万农民群众播种希望、挥洒汗水、收获幸福,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尹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