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植气象优势奏响生态华章写在两山论

北京最权威的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国气象报记者叶奕宏

15年前,浙江湖州的一个小山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篇章,在实践中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对生态气象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站在新起点上,回望来路,仆仆征尘犹自未歇;审视当下,万丈豪情喷涌激荡。一路走来足迹笃实,眺望远方动力不竭。

锚定航行

以需求为指引,擘画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蓝图

绿浪翻滚,横跨南北,纵贯东西——年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图勾画出一张“绿色名片”。

4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年全国生态气象环境公报显示,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67.6,较常年提高6.1%,生态质量属偏好年份。而如果将年至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图叠加,就会发现:一年一年增添新绿,19年来,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实现了“三级跳”。

透过渐次绘上的生命之色,隐隐可见不断完善的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中日益充实的生态底色。

在顶层设计上,“梁柱”已经稳稳架起。中国气象局先后出台《“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规划》《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生态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年)》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各级气象部门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重点领域气象保障能力,让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气象领域落地生根,积势蓄力。

在行动措施上,探索走向深远。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工作中,气象部门主动融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已升级至2.0版,为全国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加强三北防护林的多灾种防治与监测评估预警等提供多种决策服务报告;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有气象部门积极作为的力量——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发展规划中无不可见气象的决心与担当。

而今,气象部门聚焦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需求,明确了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保障服务、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和生态气象基础支撑等五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业务布局和能力建设任务,为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注入强大的动力。

久久为功

锤炼专业能力,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智慧

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天气气候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科技赋予气象守护天蓝、地绿、水净的羽翼。

在气象部门的助力下——

水污染防治稳步推进。20多年前,滇池又脏又臭,劣V类“帽子”让人避之唯恐不及;今年4月,滇池湿地再现彩鹮翩飞,成为水质提升、周边生态持续向好的“活证据”。

“高原明珠”重绽光芒,离不开越发精密且智能的滇池气象监测网络。年以来,中国气象局进一步完善卫星遥感应用业务布局,助力基础较好、特色明显、应用能力较强的省份建设特色遥感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业务效益。年1月,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云南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成为动态捕捉滇池蓝藻、湖滨湿地、汛期水域面积的有力帮手。

大气污染防治提速发力。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优良天数占比为53.2%,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2.4%。

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气象部门建立了由地面气象站、雷达、卫星组成的地空天一体化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国、省、市、县四级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业务,分别组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建立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影响评估业务,印发《全国臭氧气象预报业务规范》……一项项行动、一个个目标,不断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向前迈进。

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加强。年是祁连山区的“高光时刻”,植被覆盖度为年以来最高,积雪总面积比历年同期增加25.77%,青海湖水体面积为年以来最大。而在祁连山北,桀骜不驯的巴丹吉林沙漠被套上了“辔头”,得益于内蒙古不断提高的林草覆盖度和不断扩展的森林面积,即便没有山脉阻隔也无法迅速与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接。

这背后有“天眼”护航——卫星遥感发力,国省协同,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遥感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实现年以来植被、水体等长序列生态遥感信息数据集业务化共享;监测评估支撑,实现了海河流域涵养水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南石漠化、祁连山区生态环境的精细化气象监测评估,空间分辨率达到米,形成了生态要素的月、季、年的监测产品。

有“天水”加持——气象部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耕云”行动计划,作业覆盖近四分之三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一半的大中型水库。年,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面积约万平方千米,防雹保护面积约66万平方千米,在应对大面积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时及时出手,有力保障了乡村振兴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释放红利

深掘气候资源,让绿的底色上流金淌银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是中国名茶之乡。今年3月,疫情严重打乱了茶企、茶商收购新茶的计划。但气象部门评定并发布的茶叶气象相关指数,让茶企、茶商坐在家里也能第一时间掌握茶叶质量,确定收购价格。

经过数年探索实践,浙江首创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已覆盖15种经济作物,发放标识万枚,促使农产品附加值平均提高10%,累计农业增效万元。

放眼全国,贴上了气候品质标签之后,“汾河牡丹”牡丹花蕊茶、全花茶售价有望提高20%以上;隆子黑青稞变身“金颗粒”,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鸭泡子”大米有了天然防伪标志,采购商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正品……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生态扶贫”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江津花椒正帮助成千上万椒农摆脱贫困;邵阳油茶将4.4万名群众带上致富路;总书记点赞的大同黄花、柞水木耳成为强农品牌的背后也离不开气象一路护航。

气象部门还积极开发大美生态背后的潜力,在中国气象局的统筹推动下,个地区和单位先后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已经启动……

全国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的陕西省商洛市,去年全年消费扶贫超过万元,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成功签约康养项目19个,引资40亿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中国天然氧吧”和“避暑十强旅游城市”这两块“金字招牌”在手,让当地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年旅游综合性收入达26亿元,同比增长了54%。

“金招牌”的效益还在持续,特色旅游预报的新产品、新手段层出不穷。樱花花期预报、油菜花花期预报等让人追花有讯,新疆昭苏破解了彩虹预报的难题,福建平潭帮助观星爱好者邂逅最浪漫的流星雨……

同时,中国气象局自年起每年编制年度《光伏扶贫太阳能资源年景评估报告》,为全国扶贫电站管理提供依据,并利用月尺度的风能太阳能资源预测、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遥感反演等新技术,实现季度滚动的逐月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预报,对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进行实况监测。湖北省新能源气象服务中心在保障省内外风电场及光伏电站功率预报预警系统实时运行的前提下,继续开展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价、电站选址和工业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为制定、开发、优化新能源企业项目计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风能精细化气象服务技术,从内蒙古电力全网及单场应用情况来看,精细化风速预报与实况变化曲线较为吻合,风电功率准确率整体趋好,全网风功率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带动风电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站在新的起点上俯瞰神州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其中气象之笔挥洒的好颜色已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亮丽,越来越令人瞩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