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是怎么预测的记者实地探营省气象台揭秘

首席预报员赵玲在研判台风。

黑龙江日报9月8日讯半个月内,台风接踵而至,屡次光顾我省。8号“巴威”、9号“美莎克”背影尚未走远,第10号台风“海神”的脚步声已依稀可闻。

省气象台5日预报,预计9月7日~9日,第10号台风“海神”将影响我省。已成功预报两次台风的黑龙江省气象台,目前正在干什么?他们严密监测“海神”有什么新发现?

日前,记者探营黑龙江省气象台,为您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监测过程

走进省气象台天气会商中心,只见偌大的办公平台里有数十台电脑,五六位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忙碌着,大小不一的显示屏上不断变化着数据和图像。

省气象台副台长王承伟介绍说,这里相当于气象台的“大脑”,气象台的核心业务都在这里。在这里能接收到全世界的即时气象数据信息,全省的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等公众每天看到的预报也是从这里发出的。这里一年天每天24小时不停机、不断人。

当天值班的首席预报员赵玲告诉记者,目前台风前期监测,主要靠云图及各类观测资料等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信息来源比较复杂,有地面观测站、探空站、卫星、雷达等,还有一些海上的观测手段。各类数据信息经过高性能计算机后台处理后,在电脑平台上显示出图形图像,供预报员们会商研判,近年来台风相关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现在赵玲及预报人员,正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信息,严密监测“海神”,判断其路径、强度以及对我省的影响。

监测手段

地面观测站

观测数据中,最常见的就是地面观测站,现在遍布全省各地的气象观测站都是自动气象站,这些气象站能在五分钟内实现自动观测、自动传输、自动解码。气象站传回的数据,再经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图像,并保证每10分钟能传输一次新资料。而全省组网的雷达资料能做到每6分钟更新一次。

探空站

探空站主要是依靠投放探空气球,来监测大气各层次的大气特征。探空气球外形虽然有点像普通的气球,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探空气球上会携带一些设备,在升空过程中观测不同高度的气温、气压和风速。这些观测资料最后由通讯系统收集再分发,气象预报员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预报天气。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

另外,预报员还会应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就是根据大气当时的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各类大气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这也是目前天气预报及台风预报应用的手段之一。

在台风预报过程中,预报人员还会用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与相关部门多次会商。省气象台会和中央气象台、兄弟省气象台、地市气象台等会商,得出统一结论,最终才会公开发布。5日16时,东北三省气象台就对台风“海神”进行了会商。

预报有“三难”

一难

路径十分复杂。台风是个大家伙,有时候不太受各种势力支配,偶尔随机左右晃一下,可能移动路径就差百公里。

二难

即使路径报得比较准确,比如“巴威”预报,早早锁定跟踪,但强度变化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难

路径和强度都掌控了,登陆后的非对称结构也带来了预报难题,风和雨往往并不在台风中心,到底风雨出现在哪里仍然不好判断。

由于台风本身预报的不确定性,加之台风北上后还可能受到中纬度西风带冷空气的影响变性为温带气旋,这种影响更是差之毫厘,所以对于台风北上影响我省的情况,预报员们尤为紧张。省气象台短期科副科长张月说,目前省气象台有五位首席预报员,平常他们轮流值班。当有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时,他们就可能同时在岗。台风“美莎克”影响我省时,省气象台天气会商中心如同战时,里面站满了工作人员,大家忙得像打仗一样。

构建全覆盖气象观测体系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当前,我省已构建起地空天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完成1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布设,开展太阳紫外线观测业务,建成29个闪电定位仪、1个大气电场仪组成的黑龙江省雷电监测网;84个国家气象站全部实现观测自动化,同时共享了森工部门的处森林物候气象哨、农垦系统的94个气象站、水利部门的多个区域自动站和林业部门的个自动站。建设了个国家地面天气站,四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

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成东北卫星气象数据中心、省市县三级共享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省级雷电监测预警平台,开展与网络、IPTV等新媒体合作业务以及智能手机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山洪灾害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全省有气象信息员队伍名,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个,实现了全覆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052.html